乡镇农机的安全管理探析
发布日期:2017-07-14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大 中 小
贵州省盘县盘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机工作组 吴敏
1 导致乡镇农机安全隐患大的主要原因
1.1机具和操作员问题突出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经济的制约和文化落后的影响,农机使用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农机操作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尽管一直在对操作者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很多人员还在忽视和放松安全驾驶:无证驾驶,废车、病车、黑车从运,酒驾,疲劳驾驶,超速、超载、载客搭人,不办理保险,不按期参加车辆检验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常发生。其次是不注重机具性能,农机操作员重挣钱轻机具保养、维修,超负荷使用;还有就是路况差,机械安全性能损害大,机子易老化。
1.2面广机多整治难
农村机械数量繁多、分布广,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管理和整治。大部分农机操作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操作技术培训,安全意识薄弱、技术差。又加上专业技术人才少,购买配件要远寻,导致病机作业潜伏隐患;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加工房设置简单,电线安装极不规范,更没有划分危险区域、设置部位警示标志,再加上防护措施设置不齐,安全事故隐患极大。
1.3宣传不够,意识不强
农机管理部门由于乡镇工作的多样化,没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此类工作,宣传的力度远远不够。
1.4检验检测传统化
农机监理部门缺少监理所需的必备设施,一些检验检测设备又年久失修,检测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一部分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还在以传统经验为主,注重“眼看、耳听、手摸”同时勘察设备也较少,制约着交通事故的勘察效能。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和制约着农机执法的规范化建设和执法的应变能力,农机监理工作很难向较高层次发展,致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有较大的困难和阻碍。
1.5专职人员少,体系不完善
乡镇农机人员工作岗位变动大,主要精力用于从事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如驻村工作、计生工作等,分身乏术难以承担起本职工作,做好“三农”服务就难以实现。乡镇的农机站人员少、面广、机多,“中心”工作多,无疑难以正常履职,机构被撤销或合并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专业人员流失严重,在岗的农机人员从业时间少,业务素质影响较大,很难掌握好新型农机具使用技术以及做好推广。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时间少,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形势。不仅人员少,相关的工作经费也少,必然造成对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2 解决的办法与措施
2.1强化培训,提高机主及机手的诊断水平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主观诊断能力,如:手触摸怀疑故障或者故障的相关部位,以利于快速发现故障所在。从业人员用手摸制动鼓感觉明显烫手,便可初步断定是车轮制动器存在制动阻滞。观察到漏油、漏水、发动机排出的烟量和颜色异常等异常现象便可知对应的机件有安全隐患。此时不仅要直接眼观还可借助放大镜检查磨损、破损、裂纹,还可借助于手锤敲击对裂纹和铆钉的松动进行检查,或新、旧零件进行对比检验等操作。根据排出气味的不同,如皮带的橡胶气味、摩擦片的烧焦味等可以判断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使用气味诊断法时还应结合异常气味与伴随的烟气特征等现象进行综合判定才能提高准确度。根据异常响声和伴随声特征来判断故障部位,特别要注意根据响声与转速、温度和所载负荷不同来确定与发出响声位置的关系来提高判断故障的准确率。如发动机活塞敲缸与转速、负荷、温度共同作用发出的不同声响类型。上述这些主观诊断方法既易学又实用,对降低安全隐患,早发现、早维修,有比较大的实用价值。
2.2加大专项整治力度
要确保农机路上行驶以及路下作业的安全,就一定要狠狠采取有力的措施抓好抓实大农机专项整治。还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力量,深入田间、农家、集市以及农业机具作业场所,进村入户地依法对各类无牌、无证的拖拉机、其他农用车等进行地毯式的详细排查;对跨区域作业更要严格做好安全检查,一旦发现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各类违法、违纪、违规、违章的行为,严查严处。对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不齐人员在农机投入跨区作业时一定要要严格杜绝;要联合安监、公安及交通各个部门对无牌、无证、违法载人和未经检审的农业机械进行大力查处整治。
2.3加强宣传提高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
绝大部分出现违法违章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农机人员,和发生农机事故的,都是因为安全意识薄弱所造成的。要定期组织开展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重点开展实际案例教学,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在农机安全检查中,凡违法违章者一方面要严管重处,另外采取不接受安全教育不放过的措施,以提高其遵章守法的自觉性,只有解决了农机操作员自身的意识低、操作水平差和不规范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机安全生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