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7-04-14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大 中 小
如今,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在我国现代化农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家在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技术、农业种植技术、农业生产检查技术等。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1.1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组成要素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综合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项技术的新兴学科。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将过去分立发展的力、热、光、电子等科学融为一体,共同为现代电子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服务。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带来了广泛的、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一个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由以下五个要素组成,包括: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组成要素其内部及相互之间都必须遵循结构耦合、运动传递、信息控制与能量转换四大原则。
1.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1.2.1操作过程精准
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机械本体和控制处理部分分析,由于运用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不但能严格执行操作者的命令,精准完成指令,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操作人员远离危险的工作平台,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1.2.2工作效率较高
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作动力与驱动部分分析,依靠电力驱动设备,动力源稳定,保证了产能。同时,与人工操作相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节省人力,操作过程也相对简单。
1.2.3使用功能逐渐强大
从机电一体化技术最终能够实现的操作性能和生产功能分析,随着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能够完成和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如:最开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仅能通过手控操作平台完成部分形状规则或生产区域情况简单的生产,且很多极端环境下机械是无法进入工作区域正常工作的,而随着微电子技术、远程传感技术等先进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的功能被逐渐开发和完善。同时,各类新型材料的出现也使得机械本体等部分能够适应于更极端的工作条件,拓宽了人类的工作领域。
1.2.4人工智能便于操作
人工智能是机电一体化最为显著的技术特征。许多机械设备庞大、复杂的部件逐渐被智能芯片、微型处理器和微型传感器等取代,即用智能控制系统取代机械本体传统的“大脑”。
1.2.5机械维护与调试简单化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各类设备,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其操作系统进行调试和改变,使其控制程序便于实际工作的使用和调节。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预设和存储系统还能记录大量的参数,每次相应的操作可以通过直接选定参数完成,这不但降低了机械操作人员对新设备的控制难度,还有效减少了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中的意义
2.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上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因此,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首先出现的成果就是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的速度。在农业机械设备上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但能够节省劳动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过去玉米等粮食作物靠人工收割、分离,而采用现代化农机设备,不但能一次性完成粮食的收割、分离,还能直接将秸秆等粉碎成饲料或直接还田。
2.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降低农业生产损耗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降低农业生产损耗方面成效显著。过去传统的农业机械由于生产效率低,工作范围和工作区域有限,造成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有着较大的损耗和资源的浪费。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中,能提高现代农业机械工作效率,节约大量劳动力,以实现提高现代农业能源的损耗和成本的降低。
2.3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备受关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