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养殖技术 >
抓住关键环节 创新推广模式 大力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
发布日期:2016-07-12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衡水市桃城区农机管理中心  高林明
衡水市位于冀东南黑龙港流域,总面积8815平方千米,人口400 万人,其中耕地面积850万亩。常年平均降雨量约495毫米,年蒸发量高达1557毫米,人均水资源与亩均水资源是全国平均水资源的1/10和全国亩均水资源的1/12,每年超采深层地下水8~10亿立方米。由于长期严重超采,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冀枣衡漏斗区 ,并加速扩展。农业发展用水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它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还能够增加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4年衡水市被列为国家地下水压采综合治理试点,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作为农业节水项目之一大面积推广应用。实施两年来,全市推广应用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28.3万亩,实现节水1415万立方米,节省农机作业费1132万元,增产小麦1657万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1 采取的措施
1.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衡水市把地下水压采综合治理试点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作为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市、县、乡均成立了以政府领导任组长,农牧、农机、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项目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地下水压采农业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监督检查。农机部门成立了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项目实施小组,加强技术指导,落实工作措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做好小麦保护性耕作工作。
1.2注重行政推动,强化市场驱动
市、县农机部门,项目乡镇、村和作业主体明确职责分工,逐级落实责任,充分运用行政力量推进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项目落实。市农牧局负责制定市级实施方案和开展技术指导,县农机部门负责组织落实,乡镇、村委会负责协调处理作业中出现的纠纷,作业主体负责按时完成作业任务,农机销售企业负责做好机具供应和维修服务。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保障了小麦保护性耕作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注重发挥市场引导作用,行政推动和市场驱动有机结合,在项目区域的选择上,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既保证了技术项目的规模效益,又提高了机具的作业效率。2015年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规模主体实施面积4.56万亩,占总面积的44%。在作业主体的选择上,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倾斜,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协调能力强、作业机具多、技术水平高的优势,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面积达到一半以上,确保了小麦播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