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你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学术研究 >
混交林营造技术
发布日期:2013-10-12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吕传兴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林业局 153037

 
  
    摘 要: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及大自然的启示使培育混交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营造混交林技术复杂,需要树种搭配适当、结构合理、抚育及时。对树种生理特性的认识不充分会给营造混交林造成很大的困难。
    关键词:混交林;营造;技术 
    培育混交林技术的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和调节林分内不同树种之间的种间关系。只有种间关系处理得当,混交林才能真正发挥其理论上的优越性,而不合理的混交只会使混交造林失败。营造混交林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 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
    混交林中的树种通常是根据它们在混交林中作用的不同,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其中,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是混交树种。只有当主要树种和主要树种混交时,主要树种才互为混交树种。主要树种是人们培育的目的树种,其防护效能较好,经济价值高(或风景价值高)。伴生树种是在一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伴生并促进其生长的乔木树种,又称辅佐树种或次要树种,主要起辅佐、护土和改良土壤等作用,一般是比较耐荫的树种或中性树种。灌木树种是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生长在—起,并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的灌木,主要是利用其茂密的枝叶抑制杂草生长,起护土、改土作用,也可改善土壤条件以及防止水土流失。
    主要树种与混交树种之间的义系有4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两者都居于第一林层的乔木树种,这种类型被称为乔木混交型;经济价值较高,但种间关系较为紧张。第二类是第一林层大乔木(主要树种)和第二林层小乔木(伴生树种或辅佐树种)之间的混交关系,被称为土辅(伴)混交型,这类混交结构较为稳定,种间关系也比较缓和。第三类是主要乔木树种和起改良土壤及护土作用的灌木树种之间的混交关系,被称为乔灌混交型;树种关系仅初期(刚郁闭时)较紧张,后期趋稳定,但不耐两的灌木起混交作用的时间短。第四类是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进行混交的类型,被称为综合件混交型,这种混交型兼有上述三种混交类型的特点。区分混交类型主要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混交关系,实际上,每一对或一套具体树种的搭配都有其特殊性,对混交树种的选配应该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