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流通领域中的重要角色——农机经销商 面面观
发布日期:2013-10-11 新闻来源: 正文字号
大 中 小
(本刊编辑部) 201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要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对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阶段,国家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力度。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了2013年如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财税政策”。会议还就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稳步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试点、积极推进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健全主要农产品补贴和收储制度以及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机补贴政策的不断变革,农机经销商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很大改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伴随着生产企业的成长一路走来的经销商
与农机经销商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就是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生产企业的每一次变革都直接关系到农机经销商的运营与经济效益。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农机生产企业处于生产导向阶段,生产的产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包销,销售管理方式主要是以产定销。改革开放以后,企业开始进入机制转换、体制转轨的时代,由生产企业直接面对用户,即以销定产。从1995年到2000年,农机生产企业基本处于市场导向、深化改革时期,当时农机市场的营销观念还是处于销售导向阶段。
直到进入新世纪,2001年以来,广大农机企业进入资源优化、战略整合阶段,由此,市场营销导向阶段正式拉开序幕。虽然农机生产企业在一步步发生变革,但它和农机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随之改变,经销商与生产企业就像是一个整体,经销商在台前,生产企业在幕后。经销商就好比生产企业的市场代言人与销售前锋,同时充当着企业的门面与桥头堡。
经销商是一座沟通用户、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的桥梁。一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管理部门规范经销商的经营行为,经销商敦促生产企业提高产品价值,生产企业又可以监督经销商,从而避免农机市场产品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而农机用户作为农业机械的直接使用者,会对农机产品与经销商的服务直接进行反馈,对经销商做出评判,间接地对生产企业的产品做出评判,促使生产企业不断改良农机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促进经销商不断完善售后服务。